地震震中多少公里
本文给大家介绍地震每秒多少千米,以及地震震中多少公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唐山大地震每秒以多少的速度行驶?
唐山大地震每秒以多少的速度行驶?
地震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纵波和横波均属于体波)和面波(L波)三种类型。纵波的速度(约7~8千米/秒)较快,给人的感觉是上下颠动,横波的速度(约4~5千米/秒)较慢,面波L波的威力要大于P波和S波,速度也要比P波和S波慢。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作为表面波,L波只能在地壳中传播 。
地震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百科有,我直接复制了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汶川大地震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大概是多少
3.1公里/每秒
沉积岩:1500--6000米/秒
花岗岩:4500--6500米/秒
玄武岩:4500--8500米/秒
变质岩:3500--6500米/秒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
纵波是推进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
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简介: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纵波和横波均属于体波)和面波(L波)三种类型。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地震的速度是多少汶川地震时北京也有震感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
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扩展资料:
当水波遇到界面时,如陡岸,会从边界上反射回来,形成一列向岸外传出的水波,与向岸内传来的水波重叠。当海洋波斜射入浅滩时,波在海水深度变浅时走得较慢,落在海水较深处的波的后面。其结果是波向浅水弯曲。于是波前在它们击岸前转向越来越平行海滩。
折射这一名词描述波传播中由于传播路径上条件变化产生波前方向变化的现象。反射和折射也是光线通过透镜和棱柱时人们熟知的性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震波
地震时,地震中心同时向各个方向传播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96千米,横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
6.9÷(
1
2.58
-
1
3.96
)
≈6.9÷0.135
≈51(千米)
答:地震的中心距离监测点51千米.
故答案为:51.
古早人信息网关于地震每秒多少千米和地震震中多少公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